这一条路我没走过,这一条路哥哥姐姐走过
那时候,缺吃挨饿
一个南瓜是一束攻瑰,不那么浪漫,却很适宜感动一颗心
奶奶蹲下去,捡起掉的干菜,沾土尘的,搁嘴边吹吹
奶奶蹲的久了,胳膊垫在腿上,尝试几下才站起来,她捧着干菜,放回草帘
奶奶的手骨节很大,手指很硬,失水的菜被太阳晒的打卷,她的手抚过豆角,辣椒,黄瓜,白菜叶子,唰唰响
后来在一些古诗词里看到的柳枝,除了韩泓(音)的“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春风御柳斜,日暮汉宫传蜡烛,轻烟散入五侯家”的一诗和端午有关外,纤纤柳枝总是牵着离情别绪,演绎着阳关三叠
究其原由,或许是柳枝的纤细柔长跟人们离别相思感情的缠绵有相通之处,其实是因为“柳”与“留”谐音
所谓折柳赠别,表达的是一种依依不舍、皆力挽留之情
因为古代交通的问题的制约,亲友相别,总是去难去,聚难聚,难免伤情销魂
“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登攀”,心中有信念,脚下有力量
感觉自己像攀登珠峰的勇士,顶风冒雪,穿行在无边无际的林海雪原
感觉自己又成为了一名英勇的红军战士,想着红军长征一天最多行军70公里,而且给养装备远远差于我们,是必胜的信念支撑他们长驱两万五千里长征,相比之下,眼前的艰难又算得了什么?爬山的过程仿佛又真切体验了一把人生
可以短暂的停歇,前行的脚步却一直在路上
然而,就是那样一只只眼睛,跟随着我走过了这许多岁月
树木枯荣,春来冬去,总有它们的眼睛在夜色中,在月光中,或者是在清晨的鸟鸣中,在午后的阳光下,在召唤着自己
让自己的思绪在它们的注视下,一点点地飞升
那目光,就是一只无形的手,一种力量,在牵引着你